东北农村养殖的家禽,喂粮食长大,吃着放心

在东北农村,每个农户家里都基本上养殖一些家禽,不用刻意的用心去照顾,全部是散养,每天在院子里撒一点玉米,喂点米糠就可以把它们养的很好,家禽下的蛋基本上都是自己家吃,毕竟自己养的,而且不喂一点饲料,吃的就是放心。有的时候走亲戚也会送一些,对城里人来说,这些蛋可都是比较稀罕的,逢年过节有的时候也会杀几只家禽,比买来的吃起来放心,毕竟现在养殖场养殖的那些家禽,都是吃饲料长大的,没有农村农户自己养殖的肉质好。
相信有很多东北的朋友自己家里都会养殖家禽,因为东北和别的地方有气候的差别,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是没有那么多的青菜可以吃的,虽然现在的反季节蔬菜种类繁多,但是对东北农村人来说价格也是不便宜的,并不是每家都可以天天的去购买新鲜的反季节蔬菜吃的,在农村主要还是以白菜、萝卜、土豆为主,家里养殖一些禽类无论是吃肉还是吃蛋都很方便,也能改善生活,而且吃的也放心。
现在农村养鹅的没有前些年多了,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因为鹅需要经常割草给它们吃吧,或许是因为它们的食量比较大。记得小的时候,家里面养了十多只大鹅,只要家里一来客人,就能听到它们响亮的叫声,有的时候感觉它们看家护院的本领一点也不比狗差,毕竟它们不会养伤人,没有那么大的风险,而且看家的效果很好,相信有很多朋友都是这么认为的吧。小的时候最愿意的吃的就是鹅蛋,一个可以顶上两三个鸡蛋,吃着好过瘾。
说起鸭子,一部分人肯定会想到北京烤鸭、南京盐水鸭等美食,其实在东北农村主要还是吃鸭蛋的,如果蛋的数量多的话,还会腌制咸鸭蛋。尤其在农忙的时候,就能显示出咸鸭蛋的优势了,洗干净和米饭一锅出,省时省力,现在想起那时的情景,还是那么的怀念。
小时候家里面所有的鸡、鸭、鹅都是外婆买的种蛋,自己手工孵化的。在东北的炕上放一个用木板做的盒子,把所有的种蛋都放在里面,上面盖上一个棉被,里面放上一个温度计,掌握好温度,间隔几个小时就要翻翻里面的种蛋。记得外婆有的时候还用手电挨个蛋照一下,也不知道为什么,总之到日子后就会看到它们一个个的破壳而出,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们破壳而出的场景,觉得那些小生命的诞生好神奇。
记得还没有上小学的时候,外婆经常带着我一起赶着一群鹅和鸭子去田间吃草,每次看到它们吃的脖子歪着,那就是吃饱了。要知道那个时候农村的经济状况是大不如现在的,有的时候也是很少的给它们喂粮食,大多数给家禽吃的都是米糠和菜叶子,有的时候还要割草或者采一些蒲公英之类的野菜给它们吃。现在条件好了,基本上家禽都是喂粮食,如玉米粒或者玉米面什么的。
你家里养过鸡、鸭、鹅么?还记得吃蛋的时候蛋黄的颜色么?怎么去辨别农村家养的蛋和养殖场的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