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股为何跌成这副傻样,市场到底在担心什么?

最近,一则国开行收紧棚改融资的消息扰动着金融市场的神经。受此消息影响,房地产板块持续下跌,龙头万科三个交易日更是大跌13.81%。小编只想问一句:持有地产股的朋友,你们还好吗?
一个传言就击溃了地产股?
其实,早在本轮地产股下跌之前,“聪明”的资金就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这个不对劲的地方究竟在哪儿?上个周末,央妈宣布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地产股无疑是最受益的板块,然而周一的地产股却出现了高开低走的走势,该涨不涨必有蹊跷。果然,就在当天晚间,棚改全面叫停的消息满天飞。
事实上,正是psl和棚改货币化推高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很多人会疑惑,三四线城市相对来说经济并不发达,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也有限,这一轮房价大涨的趋势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了方便各位看官的阅读和理解,psl、棚改货币化,这些不说人话的术语,小编就不在这里展开了,直接划重点:“三四线城市的棚改,要点不在于棚改,而在于psl,这个本质是定向投放基础货币,是针对小城市房地产的量化宽松(qe)。”。
当然,杭州、长沙、西安陆续升级房地产紧缩政策,比如杭州、西安禁止企业购房,长沙限售五年,也显示房地产行业调控继续趋严,这也是导致地产股走弱的一个原因。
短期对房地产投资影响有多大?
华创证券债券团队分析认为,目前来看,棚改一刀切的可能性不大,未来更多是慢慢收紧,降低货币化安置比例,因此棚改货币化收紧对房地产投资影响有限:
首先,截至5月末,开行今年已发放棚改贷款43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20亿,占去年全年新增的67%,而今年计划开工比去年少20万套,已发放的贷款会继续做,而且棚改授信和放贷之间有时间差,即使今年授信大幅下降,在途的授信及替换资金(棚改专项债)也将保证放贷相对稳定。
其次,货币化安置比例减少,对商品房销售和房价可能有影响,但对房地产投资影响较小。因为货币化安置减少,居民对商品房的需求减少,会导致商品房销售和房价下降,但实物安置比例增加,政府需要安置房分配给居民,房子的需求没有减少,同样会带动投资。
最后,滞后的土地购置费对房地产投资短期依旧有支撑。今年以来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4月同比转负,5月重新反弹,但房地产投资一直保持稳定,主要是此前滞后的土地购置费对投资的支撑,短期来看,支撑依然存在,而且目前房地产库存较低,前期拿地较多,也有开工需求。
另外,如果政府真的收紧,反而说明政府并不担心经济,那么也就不会因为经济的小幅下行而放松货币政策,政府可能更多是想压房地产,然后通过精准滴灌的流动性投放操作将资金引到其他行业,比如“债转股”,小微企业。
恐慌过后地产股还值得买吗?
现在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地产股是不是要凉凉了?
对此,川财证券认为,恐慌过后,地产股配置价值依然凸显。目前地产板块的估值已经降到11倍左右,为3年来的新低。万科、保利等主流地产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从目前来看,地产板块不太可能出现低于10倍的情况。2014年销售变差导致市场担忧加剧,股价快速下行。但当年结算主要是2012-2013年的项目,当时销售仍处在高位,eps上行,二者综合导致了2014年地产股的估值陷阱。但与2014年相比,今年销售去化率维持高位,销售端保持较高增长,业绩稳定释放,很难出现2014年的极端情况,恐慌过后,地产股的配置价值依然凸显。
华创证券地产团队认为,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低库存下调控难以大松,但求稳之下政策边际改善可期,比如上半年各地人才新政、公积金额度提升以及棚改力度超预期等刚改类的对冲政策将推动下半年需求稳定,并预计供给端政策也或将有所修正。维持房地产小周期延长框架以及供给调控推升集中度的逻辑,对比沪深300估值、h股地产估值以及国际房地产估值,目前a股蓝筹估值已经处于底部、难以出现2014年的估值陷阱而杀跌估值,而更高预收款以及集中度跳增赋予龙头更高的业绩释放能力,后续龙头估值理应修复,重申看多地产龙头&蓝筹,并维持板块“推荐”评级,维持推荐龙头&蓝筹:新城控股、招商蛇口、保利地产、万科a、金地集团;二线:中南建设、荣盛发展、蓝光发展、华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