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马鞍山市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动能以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华丽转身”。
位于博望区新市镇的福中宝农副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手工作坊,主营豆腐、茶干等数十种豆制品。但是落后的传统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抢占市场份额,公司在博望区相关单位的指导下,通过市场调研,投入数百万元,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制定了更为合理的标准化运营和管理模式。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造,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目前公司生产的豆制品品质好,口味佳,前来采购的商户络绎不绝。
福中宝农副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福宝:计划年底(再)引进四条数字智能化的生产线,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人工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品质,提高了现有的产能,预计可以达到现有产能10倍以上。
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为更好地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扶持和促进力度,构建更加完备的创新政策体系,出台了鼓励发明创造的专利奖励和促进创新转型等一系列有利于“双创”活动帮扶的奖励政策,大力开展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着力培育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市场主体。
记者日前在位于雨山区的安徽广祺智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新研发的高低压开关柜进行调试。据了解,这一批次的产品将在近期发往湖南,公司总工程师薛威告诉记者,市科技局通过对公司科技“小巨人”项目的培育,企业每年新增研发项目3-4项,带动了企业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销售收入的不断增长。
安徽广祺智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薛威:我们和国家电网(马鞍山公司)合作,做了一些科研成果,包括一些产品也已经是大规模运用,在一些房地产企业为了人民安全,我们也专门研发出了电缆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科技创新的强力推动下,我市一批大中小型企业成功转型,焕发出新的生机,部分企业还通过科技的翅膀,产品“漂洋过海”。在郑蒲港新区的安徽义利北冰洋食品有限公司的饮料生产车间里,一条崭新的生产线映入记者眼帘,作为一家老字号食品生产企业,传统生产流程和工艺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新兴食品工业的兴起,北冰洋食品的市场份额被严重压缩。
如何在逆境中得以发展,在市食药监局、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安徽义利北冰洋食品有限公司在生产工艺和品牌推广方面下功夫,在继续采用环保、怀旧的玻璃瓶的同时,增加了现代时尚的线条、形象防滑的橘皮纹理,为老品牌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元素。正是理念的创新,让义利北冰洋的各类产品在站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走向世界,公司负责人查焯告诉记者,公司正在安装调试一条新的生产线,预计年底前将投入运营。
安徽义利北冰洋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查焯:安徽义利北冰洋从6月1号正式投产,产销两旺,平均每个月的生产量达到20万箱玻璃瓶汽水,到年底预计产值能够达到2亿元人民币,利税超过5000万元。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也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下一步,我市将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抓手,重点实施产业振兴、创新主体培育、科研成果转化等“七大工程”,以科技创新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