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天河春节后将全面推行校内托管
南都记者获悉,广州市教育局目前已制定了校内托管方案上报市政府。而今天下午,天河区教育局局长曾东标透露,该区拟在春节后全面铺开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目前正在完善方案,初步考虑会在时间和教师补贴上有所突破。
曾东标透露,未来会考虑引入第三方机构到学校进行托管服务,“我们对第三方机构有硬性的规定,首先必须要有教育的情怀,大家都想为我们的孩子做点事情,不要把学校作为获取利润的地方;第二,不能把学校作为宣传的阵地,以低廉的价格甚至免费吸引学生在校内托管,然后周末把孩子引流到自己的培训机构,这也是我们不允许的。”
“我们不会把校内托管的时间固定在下午5点,家长可以根据需求来选择弹性的托管时间,但有一点必须明确,那就是如果是要顺延到5点后的托管,学校老师不可能做到,必须依靠第三方机构来完成,这样校内托管才能持续下去。”曾东标称,会把选择合作机构的自主性交给学校,只要学校遵循教育局制定的原则来挑选。
“我们提供的就是基本的‘政府套餐’,以家长自愿为原则,如果孩子不延时托管、不参与其他素质培训的话,完全不用交钱;但如果孩子需要延迟到六七点,参加一些兴趣班的培训,那我们就按照成本测算来收取一定的费用。”曾东标表示,由于学校的场地、设备、水电都是供培训机构无偿使用的,其实政府在这一块已经有所垫付,相信收取的费用肯定会低于市场的行情。
长久以来,托管的问题困扰着家长,也困扰着学校。如今,广州已经开始行动,为解决“四点半难题”发力。
南方都市报在22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超过八成家长认为“校内托管”是最理想的托管方式,然而,超过七成老师反对学校启动课后托管。在费用方面,有近一半的家长愿意以市场价缴费到学校进行托管,与之对应,有超过一半的老师选择“不想要钱,只要不加班。”
南都记者采访了部分家长和学校负责人,梳理出“校内托管六问”,希望能为“四点半难题”的有效解决提供思路。
一问:谁来执行校内学生托管?
“大家都觉得学校有场地、师资、设备的优势,希望孩子能在学校托管,但是托管的主体是谁呢?”天河区一名校长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是学校内的老师?还是校外的志愿者?是大学生?家长?还是第三方机构的服务人员?
该校长认为,在目前的体制下,学校承担了很多额外的工作,甚至学生医保的核对工作也是老师去做,数据错了老师也要负责任。学校考核老师的指标除了学生成绩外,还有论文、研究、示范课程等。
随着学校年年扩招,老师的作业批改、备课指导的工作量非常繁重,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这份“额外”的工作负担,即使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如果让教师承担托管任务,看似节省了经费,实则影响了教师的发展,也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目前,如果引入第三方机构,学校不参与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场地在学校,老师肯定得在场协助管理。”
二问:若引入校外人员,质量和安全怎么办?
家长选择校内托管,最主要的考虑因素之一是安全。如果引进校外人员进校,如何确保安全性?有校长指出,师资专业度问题如何规范和考核等都是目前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如果引入校外人员,要有什么标准?这个标准由谁制定?”
一名校长表示,每天放学有托管机构的人员到学校来接孩子,学校都是规定其在指定区域等待,而不会登堂入室,如果把机构引入学校看管孩子,这个风险度的把握就在学校了,“我们会感觉如履薄冰。最好在机构资质的核准上,能有上级部门和家长共同参与把关。”
三问:要单纯的管住,还是要满足不同需求?
家长黄女士是一所小学的家委,对于校内托管,她认为要清楚学校的托管内容是什么,才好决定是否让孩子在校内托管。
黄女士说,目前校外托管形式很多样,既有培训机构的托管,也有家庭作坊式的托管,既有补习提高班,也有家政服务班,那么到底大家期待的校内托管是怎样的呢?政府又是如何定位?
“满足家长的个性化需求是个非常大的考验,据我了解,不少家长的第一愿望是孩子能有个安全的托管地方,随着学业要求的提高,应该还会有家长有更一步的想法,这也是政府需要明确托管定位的原因。”
而据记者了解,越秀区在20多所小学试点校内托管,学生放学后可在学校托管至5点才离校。试点学校托管形式多样,有的让学生在班级自习,老师看管辅导;有的开设各种兴趣班;有的把体育俱乐部引入校内,收取一定费用。除特殊培训项目外,大部分学校表明,课后托管服务不向家长收费,而由财政资金补贴。
越秀一学校,学生在托管班上练习短跑。
四问:财政投入的均等性怎么体现?
目前校内托管的经费由财政解决,但广州市也有政协委员提出,作为一项普惠性的促使,如何体现财政投入的均等性?民进广州市委副主委江东表示,目前校内托管是部分人的需求,不是囊括全部学生,那政府投入要尽可能体现平等,不可能只投在一部分人身上。
在南都的问卷调查中,近半家长愿意以市场价来支付校内托管的费用,对此部分学校负责人称难以实施。“政府已取消了午休托管费的项目了,学校不能再收费,如果要收费,以什么名义去收取?费用该交给谁?是交给机构还是家委会?这些都要有细则。”
一名小学校长称,校内托管确实需要靠政府的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三年级以下的孩子非常需要专业的机构进行托管,而校内托管有着自身优势。“如果政府能在教师的培训、专家的聘任、课程的创建方面有政策和经费支持,学校或许能探索出一种高质量的托管形式。”
五问:托管的时间如何协调?
“目前校内托管的时间大多数限定在下午5点,其实对于家长来说,有点左右为难。”家长丁女士表示,如果自己能在五点接孩子的话,肯定学校四点半放学不会成为一个难题。“我们都是双职工家庭,最早不会早于六点下班,加上路上至少得40分钟,因此政府这个免费大餐对于我们有点鸡肋。”
“我们不敢在校内托管,因为到五点还得另外找校外机构托管,但如果我们不是放学第一时间去校外托管,人家通常都不会理会,毕竟好一点的校外托管一早就被预订完了,不可能等我们半路加入。”家长陈女士对目前学校的托管时间表示难以接受,认为意义不大,希望政府能重新协调一下托管的时间。
六问:第三方机构如何进行招投标?
“第三方机构的进驻,会占用到学校场室和水电,这是否涉及到招投标的问题?“一位校长担心,利用学校场地引入第三方机构,会否引来国有资产的使用争议。“这个招投标的流程比较复杂,政府在具体问题的指引上,可否能更清晰一些,让学校的操作性更强一些,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你有什么想说的,可在底部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