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视频网站在2016年网剧发展上进行的如火如荼,但并未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大部分视频网站的网剧都处于亏本状态,同时网上又泛滥这无数的劣质、色情低俗的网剧。目前唯有乐视和优土在赚钱,国外的视频网站则是另一番景象,不仅早期进入的netflix、hulu、youtube有了明显的盈利,还吸引了一批跨行公司的进入,苹果已经间接进入视频制作行业,亚马逊已经推出多部网络播放的电影、电视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视频网站又该如何发展,又可以向哪个方向发展呢?
虽然一直以来,很多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都是模仿国外成熟的运作模式,国外公司往往也会率先尝试多样化的盈利模式,形成可持续性盈利的典范。国内市场收到政策影响,国外很多公司不能立刻把自己的成功模式运用在中国市场,这时候,国内公司就可以趁机利用国外成功的商业模式抢占市场,这种做法也确实让很多行业出现了成功的创业者。
在视频行业,很明显没有成功过,不是模仿不到位,而是需要技术沉淀的地方太多。国内不仅网速落后发达国家,制约了流媒体向更清晰的方向发展,而且视频格式上,先进的视频压缩解码格式都是由谷歌、微软、苹果这样的大公司开发出来,再由借助netflix们推广出去。
视频制作环节,差距更是大到短时间难以逾越。美剧制作精良是出了名的,动辄百万美元的制作费,最近更是有的涨到了千万级别,除了因为成本回收渠道有保障,最重要的是制作团队的专业性。在美国电视行业,编剧的薪资最高,一部电视剧除了一两个主笔编剧,每个编剧还会有十几二十个副编剧。演员选择也大多是从没名演技好的开始选,合约通常一签就是三五年的,所以看到好看美剧不必担心同一角色换人演的闹心。特效制作用心的美剧有时甚至能秒电影特效,版权意识强烈的美国人开发一部好剧后对于后续的服饰、手办等周边产品的开发也一应俱全,还不必担心有人明摆着仿制。
国内则选择一个面瘫伪娘大明星占据九成制作费,剩下的随便选点五毛特效。阿里、腾讯显然是看到了这些通病,选择成立影视公司,购买大量优质文学作品,参与众多影片的制作工作。可是国内影视行业壁垒森严,不是有钱成立一家电影公司就能参与其中的,各种排资论辈、潜规则、关系网已经堪比清朝官场了。一部明知难看的《封神传奇》居然可以拍第二部,手撕鬼子也一拍再拍,自制视频的确可以破局,不靠明星的动漫也是一条不错的路,但都是需要长期投入耕耘。以速度见长的互联网行业,随时可能出现弯道超车的新公司,今天的影视行业其实就是技术驱动型行业。国内特效制作不如国外不仅是花的钱和人力不够,很多国外知名特效大片导演不仅艺术手段高超,还有自己的工作室进行特效处理,皮克斯动画就是一家典型通过数字技术进入影视制作行业的公司。
今后除了流媒体走向更高清,需更先进的流媒体传输技术,全世界的视频网站都需要面对带宽限制,未来还有vr、ar带来全新的交互模式,传统电视产业的固守使他们不愿更快的拥抱新技术。这些技术点可以是现有的视频网站主动发展,也可能是创业公司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