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欲说还羞还是大方教育?

“南京高铁南站男子当众猥亵女童”“重庆某医院大厅男子猥亵女童”“江苏刘老师猥亵儿童视频疯传”……前不久,一桩又一桩的儿童性侵事件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也一次次挑动了公众的神经。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彭晓辉在广州做了一个性教育的公开演讲,“女性身上要带几个安全套,如果遭遇不幸跑不过至少也能保障自己”,结果被泼大粪,于是这个演讲黯然结束。2016年,有小学推行性教育课本,但这样的课本被家长举报,于是学校只能收回课本。中国人羞于谈性,却是人口第一大国。北京妇联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74%的父母回避和孩子谈性,性教育已成为中国最落后的教育。
出生教育
很多家长告诉孩子是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也许这是个成年人的玩笑,但是有没有想过这个答案或许伤到孩子,孩子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和家人是没有联系的。
性别教育
从理论上讲,男女的性别差异,特别是第一性征,在孩子青春发育之前解答没有问题,就目前社会文化的现状看,对于男女第一性征的差异,最好在5岁之前解答。
隐私部位认知
告诉孩子内衣裤盖住的地方是不能然别人看,更不能让别人摸,看别人的也不行,家长要早点注意教孩子隐私部位的认知。
3-6岁的孩子都很喜欢玩一种医生游戏。父母的出现已经足够阻断这种游戏了。你可以引导孩子玩另外一种游戏。然后再坐下来跟孩子好好地谈谈,解释说虽然你明白他可能对其他小朋友的身体产生兴趣,但是大人们都希望他们能够在公共场合能够把身体遮盖起,告诉他们什么才是正当的接触的适当的年龄。你可以告诉孩子身体是属于自己的,他们有权保持他们的隐私。如果有人用很奇怪或者不舒服的方法去碰触他们的身体的话,应该叫那个人立刻停止并且要尽快告诉父母。
性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本质
女儿满15岁的那天,乐嘉给她她写了一封信。在信里,乐嘉送上了四个锦囊。第一个锦囊:关于爱情,“如果你喜欢这个男孩子,你们可以交往,但是不能影响成绩。好的感情是滋生向上力量的。第二个锦囊:关于性爱,性爱要在18岁以上,过早对身体发育没有好处。第三个锦囊:关于避孕,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你一定要让男孩子带上安全套,女孩子吃避孕药对身体有害,切记。第四个锦囊:关于滥爱,洁身自好,别把男生为你的争风吃醋当成荣耀。
北大教授愈红的儿子在新加坡读书,儿子18岁那天,喻红特意飞新加坡送给儿子一份特别的礼物——避孕套和一封信!愈红在心中告诫儿子,从今天起,你就是成年人,成年人要学会承担责任。既要保护自己,也要懂得保护别人。
父母是性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只有父母鼓励和支持行教育,社会性教育才能普及,孩子的伤害才能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