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机构的电话、短信“轰炸”
让桐乡不少家长很是烦恼
让人惊讶的是
这些培训机构不仅准确知道孩子的姓名
孩子上几年级几班
而且连家庭情况都一清二楚
有家长怀疑,学生的个人信息是不是被泄露了?
近日,桐乡警方就破获了这样一起购买学生信息的案件。
家长吐槽屡遭培训机构电话短信轰炸
“这么多培训机构,是怎么知道我们信息的?肯定有问题。”今年5月,陆续有市民向梧桐派出所反映,他们收到桐乡一所名叫“学思堂”的培训机构的电话、短信,对方不仅知道孩子所在的学校和班级,还知道家长的基本信息,这让他们很担忧,希望警方帮助他们找到信息泄露的源头。
接到群众报警后,民警立即将桐乡学思堂培训机构的负责人饶某带回派出所询问。面对民警的询问,饶某一再表示,这些学生信息都是经过自己机构在学校门口搞活动,或是在他们那里学习的学生帮忙整理的,不是非法购买所得。
当民警来到“学思堂”时发现,这里所有的电脑已经被清理过了,找不到任何信息。正当民警为搜证犯难时,一台链接打印机的旧电脑吸引了民警的注意。果然,在这台旧电脑中,民警找到了上万条学生的信息,几乎涵盖了桐乡所有中学,每个学生信息都按照所在学校、班级,用文件夹进行分门别类保存。
警方调查 上万条学生信息倒卖来
民警将案件移交给市公安局网警大队进一步调查核实。经过核实,这些信息全都真实。在证据面前,饶某不再隐瞒,他表示这些信息都是嘉兴南湖区的学思堂培训机构发来的。经过调查,民警发现这起案件与去年平湖的非法购买公民信息案有关。
去年6月,平湖警方发现当地“学思堂”为在短时间内提高知名度,通过购买公民信息,走捷径、拉人气。当时他们的信息是通过一个专为教育系统维护学生信息系统的公司离职员工曹某购买来的。案发后,曹某以及嘉兴秀洲区、平湖市的学思堂培训机构负责人均被抓获。
“当时警方没有在南湖区学思堂培训机构发现任何学生信息,所以并未处理,没想到他们偷偷保留了有用的学生信息。”办案民警告诉记者,目前饶某、嘉兴南湖区学思堂培训机构负责人王某,以及帮王某把信息发给饶某的工作人员小黄,均已被桐乡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从今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进一步明确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即非法获取出售个人信息超50条就可入罪。警方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在接到类似电话时不要慌张,可直接向110报警或就近去派出所咨询。
来源:桐乡金盾
感觉现在教育机构越来越多
不靠谱的千万别去
信息安全才是关注重点,再来说说这些培训机构,垃圾的一逼,怎么一夜之间冒出那么多老师来呢,大家想想吧,然后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家长趋之若鹜,搞得好像自己的子女将来一定是龙是凤的,想想自己吧,不也是打工的料么,你以为你努力了就变成中产阶级了?哈哈,当然这不是你不努力的借口。
上了初中后,不断有培训机构打来电话,真是怀疑是小学或者初中学校有人卖给他们的。
昨晚看了小新说事
是呀,收到过这样类似的电话……怕
人民警察好样的
市区也有
真想不到
“大数据”时代?
收到很多陌生电话,都不知道怎么防范了
都是从学校泄漏出去的!这个经历我分享一下给大家听听。因为我有2个手机其中一个号对外,各种填表都用这个号。另一个号只打家人短号和上网专用。几年来这个号码一直未有骚扰电话。最近因为孩子小升初在填写招考报名表时为了不漏接这个重要的录取通知,我就再添加了这个号,于是没几天就不断有骚扰电话打过来!!可恶至极!
看小新了,饶某等人的辩解,一个钱字,让这些本该有所作为的年轻人,在自己人生的履历上留下污点。
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