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三方移动大数据服务商“极光”发布《2017年移动互联网行业盘点app榜单》。据“极光”统计,目前生鲜电商app的市场渗透率均不到1%,其中多点dmall以0.70%的市场渗透率,远超京东到家(0.32%)、每日优鲜(0.31%)、盒马(0.17%)等平台,位居垂直领域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渗透率方面,2017年的多点dmall不仅远超其它平台数倍之多,同比自身上一年度的表现更有超过390%的增长。在日活用户方面,多点dmall同样以0.71(百万)的dau位列首位,活跃度分别是排名其后的每日优鲜的近2倍、京东到家的近4倍。
无独有偶,以易观千帆、questmobile为代表的第三方数据机构的统计表明,多点dmall均长期位列生鲜电商以及零售o2o分列排名的首位。以易观千帆为例,在其最新统计的数据中,截至12月,多点dmall月活数已达到529.34万人,远远领先于每日优鲜、京东到家和盒马鲜生,并且长期位列生鲜电商和零售o2o的榜首位置。而相比年初172.98万人的月活,多点dmall在短短一年内就实现了超过200%的增长。
众所周知,作为“新零售”最具代表性的练兵场,生鲜电商领域在2017年的争夺厮杀可谓激烈。前有阿里推出盒马鲜生,腾讯重金入股永辉,后有京东7fresh瞄准精品市场,美团掌鱼生鲜摩拳擦掌……在资本巨头纷纷入局、不吝圈地的当口,仅成立3年时间的多点dmall,用一年时间便依托极致服务实现“逆袭”,可谓不容易。
成立于2015年4月的多点dmall,曾因创始人刘江峰前华为荣耀总裁的背景,以及天使轮融资1亿美元的光环而备受关注。2016年3月,因前期扩张过快而遭遇失衡的多点dmall调整战略,以少数核心城市为聚焦原点,开始摸索与区域零售龙头深度打通的“利益共同体”模式,成功重塑核心竞争力。
定位重塑后的多点dmall,是一家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渠道新零售平台,面向用户提供网上好超市、2小时必达、全球精选等优质服务。线上,为c端提供便捷、优质的升级消费体验;线下,则与b端商户在供应链、商品、物流、仓储、会员和营销等维度进行深度融合,通过“自由购”、o2o、会员电子化等功能,将零售的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化和互联网化管理,助其轻装转型“新零售”。
“现在的多点,既是以前的多点,又不是以前的多点。”多点dmall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同的是,尽管前期业务出现了一些波动,但多点核心业务没有变;不同的是,多点经过一年时间的探索,成功摸索到了与合作伙伴‘双打’的合作模式,进入了稳中求进的良性上升期”。
这里提到“双打”模式,正是多点dmall得以在一年时间中实现渗透率增幅超390%,稳步攀登至生鲜电商首位的根本原因。不同于电商模式下沉至线下零售市场的“推翻重做”,多点dmall对传统零售以改革升级为先——双方实现深度打通后,在复用供应链、仓储等现有优势资源的前提下,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传统零售商进行互联网化赋能,进而通过优化运营逻辑,以及依据大数据沉淀作出精准化营销决策,最终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这种轻装上阵、快速转型的创新模式,已经在多点dmall全国各区域的合作伙伴身上被证明行之有效:物美与多点dmall合作的一年时间内,其会员增长量就超过了过去22年的总和,且平均年龄下降了3岁;在北京、杭州等优势市场,多点“自由购”用户每日订单量占比已经超过20%;而在近期跟中百、美食林、兴隆广缘的合作,效果也非常显著;即使是与西北地区新华百货的合作,也实现了上线百天,线下门店新会员转化率也高达50%的成绩——这意味着,即便在被誉为“互联网荒漠区”的西北,多点dmall的“新零售”模式同样行得通、可复制。
“双打”战略开启后,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多点dmall的总会员数已经超过3000万,月度活跃用户数超过500万,服务体系全面覆盖北京、杭州、武汉、湖南、银川等地的千余家商超门店,在生鲜电商领域更是取得了绝对优势。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新零售”元年已过,在场玩家经历了逻辑重塑与规则试水,新一年的竞争将不可避免地围绕“扩张”展开。在近期的采访中,多点dmall合伙人刘桂海也坦言,2018年多点dmall将迎来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范围将全面覆盖华北、华南、华中和西南等国内主要区域市场。
2018风潮已起,如果多点dmall的计划顺利实现,其开启的新一轮“新零售”实验,结果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