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读完一本书:《知识与权力》

本书导读:
这是一本经济学和信息论的经典著作,全书共358页,30余万字。作者:乔治·吉尔德,是当今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经济学家,和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和马歇尔·麦克卢汉一起,被誉为“数字时代的三大思想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他是供应学派的代表人物;90年代,他是新经济的倡导者。在90年代中期的美国高科技领域,他就已经声名远播,经常与安迪·格罗夫、彼得·德鲁克等管理大师同场演讲。他还是《福布斯》、《哈佛商业评论》等著名杂志的撰稿人,之前的畅销书包括《企业之魂》、《财富与贫困》、《通信革命》等,可以说他是在企业,通信和经济领域的研究专家。白宫曾授予他企业杰出奖,此外他还是里根总统演讲时最常引用的在世作者。
本书导读:
全书内容非常丰富,主要讲解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
第一部分:新经济与信息论。阐述了信息的来源、信息熵以及信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二部分:讲述了政府和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当代美国经济困局;
第三部分:讲述了知识和创新如何引爆未来经济增长。
本书并不是一本纯粹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而是以信息论为基础,讲述了信息、知识、创新、企业家和政府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知识代表拥有智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家,权力代表政府。作者提出,企业家掌握知识、分享知识、利用知识的自由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要想让经济有效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与政府的经济权力之间的矛盾。
内容结构
核心内容:
本书讲述的新型经济理论的三个核心观点:
1:是供给创造了需求,而不是需求创造供给;
2: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知识,带来了具有创造性的、惊异的产品和服务;
3:基于信息论原理,在经济系统中,具有创造性的、惊异的产品和服务,只有在低熵的市场经济环境,才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
三个观点其实是层层递进的,它颠覆了传统经济学中的关于需求理论的普遍认知,构建了新型经济学理论。里面是不是有一些不理解的观点?好了,让我们详细解读每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新型经济学与信息论
一:传统经济学
在讲新型经济学之前,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传统经济学。1776年,与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同一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该书奠定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因为亚当·斯密也被称为“经济学之父”,他的经济学理论提出到现在200多年,一直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在18世纪,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是受到了当时以牛顿为代表的物理学理论的启发,认为宇宙万物都遵循着某种我们尚未发现的固有规律,因为在物理学世界里,一切都是可预测和可计算的,物理学用一系列严密的数学公式精确描述了整个宇宙中天体运行轨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样的,在经济学领域,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和发现经济规律。而且亚当·斯密在经济学中所提出的那只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其作用有点类似于“重力”在物理学中扮演的角色。而且受物理学思维的影响,现在经济学领域也充斥着一些复杂的公式和数学模型,比如:价格弹性、供需函数、需求曲线、生产函数、边际分析模型、弹性分析模型、风险决策模型、最大利润模型等等。
但经济学和物理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物理学面对的是一个客观的世界,而经济学是有一个由人类行为构成的动态系统,人类具有自由意志和创新思维,所以从本质上讲物理学是可预测的,而经济学是动态和不可预测的。作者认为以亚当·斯密和凯恩斯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都只考虑了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比如那只“看不见的手”,也就是描述了市场在经济系统中的作用,但是忽视了人在其中的作用,也忽视了创造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也就是企业和企业家们。这是现代经济学理论中的致命缺陷。
当前世界的经济学派分为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宏观经济学派和以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学派。这两个学派最大的分歧在于他们对政府的干预具有截然相反的态度。凯恩斯学派强调政府的干预市场的积极作用,其著名的就是宏观经济理论;而自由经济学派强调是自由市场和政府干预对市场的负面作用。但他们两个主流学派,都显然非常强调市场的作用,认为市场是这个经济系统的核心,也普遍认为是市场的需求创造了供给。强调的是消费端的需求在市场经济中的推动作用,而不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企业和企业家。
二:信息和信息论
因为本书是以信息论为基础构建的新型经济学,所以让我们了解一下信息简史。
宇宙始于138亿年前的大爆炸,信息、能量和物质是构成宇宙的三种基本单元。信息是什么?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但是我想很多人说不清楚到底信息是什么。信息在不同的领域和学科存在不同的定义。电子学家、计算机科学家认为信息是:电子线路中传输的信号;经济管理学家认为信息是:提供决策的有效数据;科技界对信息普遍共识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实质内容。简单说,信息就是事物状态变化和相互作用的反映。
谈到信息,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信息论之父: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简称香农,是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工作于著名的贝尔实验室。香农认为信息是: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是宇宙万物最基本的构成单元。1948年,香农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用来描述信息的不确定性程度,并提出了计算信息熵的数学公式。信息熵的概念是香农从热力学中借用过来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热熵是表示分子状态混乱程度的物理量。 信息熵的概念是信息论的核心,所以,需要我们好好理解一下。就像水的温度有一套标准,用多少摄氏度来表示水的温度。信息的多少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通常说一个事情的信息量大或者小,比如我们听演讲,我们通常说演讲者给我们带来了多少干货,这里的干货其实就是指真的有用的信息量。那信息究竟是怎么衡量的呢?香农用信息的不确定性来表示信息量的大小。也可以理解为这个信息给我们带来的惊异程度。 比如小米max2,或者最近发布的iphone x手机,因为在发布之前大量被媒体曝光,所以它们发布的时候,给我们带来的惊异程度就比较小,或者说信息量比较小,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信息都是我们之前就已经知道或者确定了的,它的不确定性很小。 信息熵就是这种来衡量信息的不确定性程度的,也是来表示信息量或者信息价值的。信息熵越大,信息量就越大,价值就越大。信息熵的概念还有很多的延展,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一个系统是有序的,它的信息熵就越低;反之,一个系统是混乱的,信息熵就越高,比如一个心电图,正常情况下是波动有序的,信息量不大,但是一旦出现不正常的波动,那么可以想象我们心脏的不确定性就增加,这个异常的波动的信息量就很大。 1948年,香农了《通讯的数学原理》完整地阐述了信息论的想法,奠定了其信息论之父的称号。信息论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从长期通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门学科,是专门研究信息的有效处理和可靠传输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信息论作为计算机与通信科学的基础,为通信技术的创新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也是互联网的理论基础。
三:新经济理论
是什么带来了经济增长?从1800年到2012年的200多年间,世界人均收入大约增长了16倍,世界总产出的绝对量增长了118倍,而世界人口只增长了6倍。传统的经济学认为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重要资源是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但它只能解释这两个多世纪的经济增长的20%。那么另外80%的经济增长来源于哪里? 2006年在《知识与国家财富》一书中提出了知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给作者带来了启示。知识推动技术革命的到来,也带来了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带来了经济的增量。从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以电力技术的普遍应用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也称为电气革命),以及20世纪40年代以信息论提出为代表的信息革命,人类社会的多次重大进步和飞跃,都是以知识和技术为驱动力,而且都催生了大量的发明创造,推动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的飞跃式发展。
作者在信息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的经济学理论。将经济系统中的供给方、需求方和市场,看成是信息系统中的信源、信宿和信道。在信息系统中,是信源提供了高熵的信息,推动了整个信息系统运转。就像抛在水中的石头,激起了一层层的涟漪往外扩散一样。在经济系统中,企业家所具有的知识和创新精神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构成了知识,知识带来了创新,而且创新能创造令人惊异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作者提出,在经济系统中,是供给创造了需求,也确立了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再仔细讲解一下,作者认为在一个经济系统类似一个信息系统。其中信源是信息的来源,是驱动整个信息系统的核心,同样的,在经济系统中,供给方就是那个信息系统中的信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具有创造力的高熵的产品,而产品和服务的来源正是企业家以及他们不断积累的知识。同时,为了让高熵的、富有创造力的产品在经济系统中高效传播,需要一个低熵的信道,也就是需要政府创造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所以,只有将企业家创新精神和知识与政府经济权力结合在一起,才能带来经济的持续发展。
本书的作者提出了新型经济学,新型经济学理论主要的核心观点包括:
1:是供给创造了需求,供给方才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
2:强调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知识积累对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
3:主张将企业家的知识和政府的经济权力有机结合,才能持续推动经济发展。
管理学大师彼得·格鲁克在他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这本书在我的简书中正在更新。他也认为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关于供给驱动需求,大家其实应该并不陌生。2015年我国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与之前的需求侧为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同,供给侧改革强调的是供给侧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和创新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而不是之前的消费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后来提出的“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鼓励创新和创新型企业。好了,第一部分的内容我们讲解了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以及新型经济学的几个重要观点。
新型经济学把企业家和创新精神以及知识放到核心的位置。根据信息论的原则:传递一个高熵的、能够给人带来高度惊异的产品,需要一个底熵的、不会出现惊异的信道。而且企业家和其创造力正是产生惊异产品的主要来源。而政府拥有大部分的经济权力应该构建一个稳定、低熵的市场环境,这样更有利于高熵的产品和服务的传输,推动经济发展。
信息论对经济的影响可以简单归纳为:
1:所有信息都是令人惊异的事物;
2:是由令人惊奇的事物才有资格称之为信息。
关于新型经济学理论,我们来举例子。
书中列举了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而美国北卡罗莱州的bb&t银行安然度过了这次次贷危机,而且实现了赢利,他们的功劳要归功于分权,把决策权力分散到内部部门及分支机构,而不是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精英们过分依赖所谓的数学模型和科学体系,而忽视了实际市场的信息,通过本地化的决策,我们能够更好地得到信息,了解市场,提高决策速度。该银行的ceo曾总结说:现代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实现繁荣与发展,一个重要的秘诀就在于它能够实现知识与权力的统一,把投资权赋予掌握投资知识的人。在社会中,知识的分布具有离散型,大量的知识存在于不同的人的大脑中,每个人的经历、视角、基因都完全不一样,具有多样性。一个经济体越自由,人类知识的分布就越呈现多样性。但是相反,政治权力则起源于从上而下的架构,比如政府、垄断、监管和精英机构,它们的权力往往过于集中。知识的分散性和权力的集中性之间的冲突是各经济体中的首要冲突。如何在两者之间,也就是在权力和知识之间协调,就构成了一门新型的经济学,这也是本书对传统经济学体系的提出的挑战。
第二部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一:政府的职能
本书的书名是“知识与权力”,其中权力就是代表着政府,他们控制这市场和经济环境,货币发行和政府需求等。他们权力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所以第二部分,我们讲解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以及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2008年金融危机,有很多的说法,有人说是源于货币超发;也有人说是源于银行家和投资人贪婪的人性;作者认为是源于大量的金融投机行为,导致了企业家知识和经济权力的分离。那些正在拥有资金和权力的人没有创造力,或者说他们采取了短期套现,采取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