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 智慧医疗释放更多健康红利

看完病,能不能在诊室里就可以结算诊费,不必再反复排队缴费?检查报告可否通过手机直接查看,省去几天后再跑医院取结果的繁琐流程?在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中美健康论坛上,人工智能与数字医学成为与会专家关心的一项议题。与会专家认为,随着智慧医疗技术的不断升级,看病“最多跑一次”将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福利。
随着“互联网+健康医疗”风生水起,网上挂号、远程会诊、手机查询、移动支付等日益普及,患者就医体验明显改善。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马伟杭表示,目前,浙江省已经把智慧医疗利好扩展到寻常百姓家,社区医院转诊保障在半小时内完成,疑难杂症可在线转诊上级医院。指尖上的便利,正在悄然改变传统的看病流程。
湖北省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徐勇介绍说,目前,宜昌正在打造一体化智慧健康服务,整合全市所有医疗机构的档案,建立健康管理大数据,以实现每位市民一卡一档,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一张市民卡,将包含所有医疗机构体检、医院住院门诊、体检数据、计划免疫等数据。只要授权,医生就可以调阅,患者不需拿着化验单、胸片到处奔波了。
目前,互联网医疗在国际上的应用如何?智慧医疗专家英国智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tpp)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弗兰克介绍说,作为英国医疗信息系统三大主要供应商之一,tpp储存着英国2/3 以上人口的电子病历。在医生问诊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随时访问、查阅患者信息,还可以将最新的信息添加到电子病历中,实现各个医护机构中的病患电子病历互联共享,帮助医生进行更合理的诊疗,甚至借助更复杂算法,电子病历还可以应用于诸如卵巢癌、肺癌、肠癌和前列腺癌患者的早期筛查。
弗兰克认为,从临床研究来讲,对每一项疾病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早监测、早发现。越早发现病情征兆,越能帮助病人有效治疗。在这一过程中,患者也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获得价格低廉、质量上乘的医疗服务,并能够主动参与到自身的健康管理当中。
专家认为,让健康数据“多跑路”,让人民群众“少跑腿”,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重点推进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医保联网异地结算等便民惠民应用,未来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将进一步延伸。未来,每个人从出生到临终的数据都将被完整记录下来,有利于构建一个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一体化的服务体系,这将为公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经济日报 记者:韩秉志 责编: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