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健康室内空间设计
1. 空间舒适因素
空间舒适因素,是指经过空间处理,其结果能给空间使用者带来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舒适感的因素。也可以说是在空间中影响人们身体和精神舒适度的因素。
1. 影响身体舒适度的因素
身体的舒适性是健康的空间带给我们最直接的体验和感受。现代居所的室内空间属性要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特别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改变,同时必须重视住宅的全生命周期设计。全生命周期设计就是要考虑空间的弹性化设计以及对老人、儿童的更多关注和呵护。那么对身体舒适度的敏感程度方面老人和孩子会相对较为强烈,因此这是我们在空间设计和规划中式特别要考虑的。下面以玄关、卫生间为例说明: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空间的舒适性因素不仅仅能提升我们的空间使用的愉悦感,同时能减少长期不健康使用方式对我们身体造成的潜在伤害和疲劳积累。
2. 影响心理舒适度的因素
如果说身体的舒适性感受更加直接、明显,那么心理感受多数情况下不是非常明显,这种影响更多是在潜意识状态中存在的。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在居室空间中人与人的合理距离以及私密性与空间的关系。
1) 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人与人之间总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好似被包围在一个气泡之中。这个气泡随身体移动而移动,当气泡受到干扰和侵犯时,人就会感到焦虑和不安。这个气泡实际上是心理上个人所需的最小空间范围,称为个人空间。个人空间实际上限定了每个人的最小领域范围。人与人之间交往距离如果小于这个范围,将会引起心理上的不适。
个人空间气泡
人类学教授霍尔博士将交往中的距离领域划分为四种类型:亲密距离、私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由于居室空间尺度较小,一般只涉及前两种人际距离,即亲密距离和个人距离。
亲密距离 个人距离
我们在居室的室内空间设计中必须注意这两种距离对人心理的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对家具的选择和布置上。亲密距离体现的是亲人之间的接触距离,如卧室等私密空间的设计就要考虑这种距离关系;而个人距离体现的是与普通友人、访客之间的交往距离,如客厅、餐厅的室内设计就要考虑这种距离关系。
a. 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6英寸~18英寸之间(15厘米~44厘米),15厘米以内,是最亲密区间,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息。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通常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恋人之间,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刺激。
亲密距离对空间的舒适性要求是空间大小需要控制一个合理尺度,比如过大的空间会降低亲密感,从而与此相对应的心理需求不符。另外家具的尺寸、摆放距离也对此有影响,因此既要考虑家具对个人空间的舒适性,同时也要考虑亲密距离的合理性。
b. 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1.5英尺~4英尺之间(46厘米~122厘米),一般是用于朋友之间,此时,人们说话温柔,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
个人距离必须保证人与人交往的舒适感,即个人空间不能有交集。这就要求所处空间尺度、家具摆放位置足以满足这种距离感。当然这种距离也不是越大越好,必须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毕竟接近公共空间的尺度就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公事上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这种距离已经属于社交距离(120厘米~370厘米),无疑会拉大交往距离,并不适宜居家生活。
人际距离与空间关系
2) 私密性与空间的关系
住宅是个人生活空间,私密性是基本属性。因此在居室空间设计上需要注意私密性空间与其他空间的位置关系。从居室空间来看,主要解决的是视线设计问题。即房间内部不宜在入口与外部衔接区域让人一眼看透。需设置遮挡视线设计,保证空间使用者和访客的心理接受度及舒适度。
2. 空间尺度与健康
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曾在其著作《旅程ⅱ》中说过:“我的身体不是一个客体,而是一种手段,一种知觉。我在知觉中用我的身体来组织与世界打交道。由于我的身体并通过我的身体,我寓居于世界。身体是知觉定位在其中的场”。由此可见,人的身体与其周边空间环境存在着一种感知关系,这种空间我们也可以说是一种人体知觉空间。人体知觉对空间会有直觉的感受,对于空间尺度的变化在心理上反应出来的就是压抑、高大、宽阔、狭窄,由此会引发各种积极、消极情绪。
1. 空间尺度对人情绪的影响
室内空间的高度对人的心理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房间过高、过低都会让人产生不适的感觉,关键看人与空间的关系。公共建筑,如宗教建筑、皇家宫殿等建筑需要营造人与神或统治者的距离感或者说是塑造神圣感就要求“超尺度”空间。
住宅空间是人生活常住的空间,一般需要营造更加温馨、舒适的环境空间。因此空间高度不会太高,有些豪宅的客厅等会客空间出于礼仪空间的需求会有较高的挑空,但是大部分空间还是有所控制。这就是因为人在空间中的感受需要回归到“人的空间知觉”。相反,如果住宅空间过于低矮,就会带来压抑情绪,很多患有幽闭恐惧症的人尤其严重。
空间高度给人的不同心理感受
空间的宽度也会对人带来心理上的影响。过窄的空间会带给人以局促、紧张的心理情绪。当功能空间宽度过窄时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住宅空间尺度与舒适度关系分析
2. 户型尺度与舒适性
户型是居住单元的形态化。户型的尺度决定了人在居住空间中的活动范围。小尺度户型和大尺度户型带给人的空间感受肯定不同。同理,户型必须是合理的、满足住户人员数量、生活习惯等因素。合理的户型尺度才是符合空间舒适性的必然结果。
住宅各功能空间的合理尺度参考
3. 空间动线与健康
室内空间动线是指人们在室内空间中的基本活动路线。按照所属功能区别,基本上可以分为三条线:居住动线、家务动线、访客动线。合理的空间动线可以有效保证使用者的舒适度,是健康室内空间营造的重要内容。
1. 居住动线——动静分区
居住动线就是家庭成员日常移动的路线,主要涉及客厅、书房、卧室、卫生间等,要尽量便利、私密。居住动线主要原则是动、静分区。在保证基本合理的分区的基础上,才能谈到使用者的空间中的舒适性,试想如果动区与静区,互相穿越,毫无秩序,这将给房间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尤其是对家庭成员的不同行为带来的干扰与被干扰现象将长期困扰家庭成员。
动区的活动 静区的活动
居住动线 动静分区
2. 访客动线——内外分区
访客动线主要指访客的活动路线,主要涉及客厅、餐厅、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要尽量避免与家庭成员的私密空间交叉,影响他人工作或休息。
访客动线
3. 家务流线——控制迂回
家务动线是在家务劳动中形成的路线,一般包括做饭、洗晒衣物和打扫,涉及的空间主要集中在厨房、卫生间和生活阳台以及各卧室等房间。家务动线在三条动线中使用最为频繁,也最繁琐,必须注意顺序的合理安排,控制迂回、往返次数,否则会让家务劳动的过程变得更辛苦。
家务流线
二、 绿色生态空间
很多植物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及空气中一定量的有害物质,并释放氧气,能在客观上起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作用。因此,利用植物的这些特性,可以参与到改善室内空间微环境改善的工作中。
1. 室内绿植与健康
植物的面积、数量会会影响到植物净化空气的效率。一般植物叶子面积越大、数量越多,其蒸发率也就越高,吸收空气中的化学物质效率就越高。每个房间需要植物数量应以每个房间的平均污染水平为基准。
一般来说,室内相对湿度不应低于30%,否则就会对健康不利。室内空气湿度过低会使上呼吸道黏液干燥,导致慢性黏膜发炎,会让皮肤干燥,鼻子、喉咙产生干燥感。这不仅让人不舒服,还可能导致对细菌和病毒的免疫力下降。导致直接后果是更容易受感冒等病毒的感染。在室内种植哪些对水分有高度要求的植物,如蕨类植物等室内湿度会以一个自然方式增加,但是对于室内空气湿度上升并达到60%—65%区间,则会导致室内发霉。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含量越高,人就会感到越疲劳。研究表明:室内植物的绿叶面积越大,所释放的氧气就越多,比如香蕉以及其它大叶子的绿色植物,在对付室内一些污染的时候,往往比其它植物更技高一筹。干燥空气中的灰尘含量比湿润空气中的含量要多,因为灰尘颗粒在没有水分的时候总是会更轻一些。同时静电也会吸附住那些浮游在空气中的灰尘颗粒。
植物还具有吸附室内空气有害物质,并对其进行过滤处理的能力。有研究证明:部分植物可以有效分解甲醛等有害物质—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后,植物根部可能把有害物质加以吸收,植物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就会把有害物质加以储存处理,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有利于植物的营养物质。植物对有害物质的处理率仅仅是微生物处理率的1%,可以看出,植物的解毒能力是相对较低的。因此,要更好地净化室内空气,必须在室内合理地多放置适合的植物。
2. 适用于室内种植的植物种类
三、 运动健身空间
健身是时下的社会热点,由此可以看出当今社会人们对自己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到健身似乎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室外场地或者专业健身房,但是经常会受到天气变化和距离的困扰,其实如果合理利用家里的空间同样也能打造适合自身情况的健身空间。
1. 健身空间要求
1)场地的要求
居住空间的健身场地没有严格限制,可以灵活处理,须结合住宅空间的实际情况规划,一般4㎡—6㎡的场地空间较为合理。小房间、阳台、阳光房等都是理想的住宅空间健身场地。运动场地最好能与室内其他活动场所有分隔,保证运动时不会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如果没有独立的健身空间也可以考虑在客厅等较开阔区域预留一块运动场地。
2)通风与采光
这是运动场所不容忽视的元素。健身场地尽量靠近外窗(落地窗较理想),保证空气自然充足流通;同时,整体还需保持明亮的光线或照明。
3)材料的要求
住宅空间的健身场地地面一般铺设木地板,在摆放综合健身器和哑铃、杠铃等较重的地方要铺地毯。可以选择一张较小的地毯,练瑜伽或跳健身操时可以铺在地板上。
4)机电点位的要求
住宅空间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要提前考虑健身空间的位置,并在此区域根据用电健身设备条件预留机电点位。
2. 适合住宅空间的健身设备
·迷你健身车训练更加自由随心,承重能力强,可以根据自己节奏自由练习,练习肌肉、活动关节都适用。拆卸方便,占地方少,居家必备健身器材。
·腹肌、臂力练习。练习腹肌和臂力一般来说都是一体的,尤其对于男性来说。练习臂力很简单可以运用专门的设备拉力器练习,也可以运动用杠铃、哑铃等辅助装备。
·俯卧撑支架是很好的一个辅助器材,它能够帮助我们纠正姿势,防止偷懒,另外手臂更容易着力,练习更加有效,腹肌、臂力两不误。
·瑜伽垫。瑜伽垫表面颗粒均匀,气泡饱满,手感柔软,且无毒、无味、防滑、回弹能力强,具有很强的抗撕拉能力,是瑜伽练习者的理想选择。此外,瑜伽垫还能有效阻隔地面寒气,抓地力强,具有突出的回弹性、平整性、防滑性、以及人体皮肤亲和性。
四、结语
家是我们每个人身体、精神长时间停留的空间,家的健康直接影响着我们自身的健康。而家的健康必须从空间规划、设计开始,从健康的点做起才能有所保证。经过设计、优化的健康空间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身体和精神更加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