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县行政区划调整(1980年以来)


1980年10月,全县共1镇,4街道;11区,69公社
城关镇:塔山街道、北海街道、蕺山街道、府山街道
钱清区:钱清公社、江桥公社、杨汛桥公社、南钱清公社、新甸公社、夏履公社
柯桥区:柯桥镇公社、型塘公社、州山公社、柯岩公社、双梅公社、华舍公社、管墅公社、
阮社公社、湖塘公社
齐贤区:安昌镇公社、安昌公社、下方桥公社、大和公社、陶里公社、嘉会公社、
央茶湖公社、马鞍公社
海涂区:新围公社、马海公社、新二公社
马山区:马山公社、斗门公社、合作公社、孙端公社、皇甫公社、豆姜公社
鉴湖区:亭山公社、南池公社、坡塘公社、城南公社、灵芝公社、东浦公社、鉴湖公社
东湖区:城东公社、梅山公社、袍谷公社、东湖公社、禹陵公社
皋埠区:樊江公社、皋北公社、陶堰公社、富盛公社、红山公社、上蒋公社
漓渚区:漓渚公社、福全公社、胜利公社、解放公社、兰亭公社、棠棣公社
平水区:平水公社、上灶公社、王化公社、平水江公社、横溪公社
越南区:稽江公社、青陶公社、王坛公社、两溪公社、孙岙公社、稽东公社、
越峰公社、龙峰公社
1983年7月,建绍兴市(地区),划出原城关镇及城郊6个乡(亭山乡、灵芝乡、城东
乡、梅山乡、东湖乡、禹陵乡)归越城区,撤销东湖区,袍谷乡划入鉴湖区。至此,绍兴县辖10区,61乡,及柯桥、安昌两个直属镇。
钱清区:钱清乡、江桥乡、杨汛桥乡、南钱清乡、新甸乡、夏履乡
柯桥区:型塘乡、州山乡、柯岩乡、双梅乡、华舍乡、管墅乡、阮社乡、湖塘乡
齐贤区:安昌乡、下方桥乡、大和乡、陶里乡、嘉会乡、央茶湖乡、马鞍乡
海涂区:新围乡、马海乡、新二乡
马山区:马山乡、斗门乡、合作乡、孙端乡、皇甫乡、豆姜乡
鉴湖区:南池乡、坡塘乡、城南乡、东浦乡、鉴湖乡、袍谷乡、
皋埠区:樊江乡、皋北乡、陶堰乡、富盛乡、红山乡、上蒋乡
漓渚区:漓渚乡、福全乡、胜利乡、解放乡、兰亭乡、棠棣乡
平水区:平水乡、上灶乡、王化乡、平水江乡、横溪乡
越南区:稽江乡、青陶乡、王坛乡、两溪乡、孙岙乡、稽东乡、越峰乡、龙峰乡
1991年底,全县共设10个区、25个建制镇、37个乡
钱清区:钱清镇、江桥镇、杨汛桥乡、南钱清乡、新甸乡、夏履乡
柯桥区:柯桥镇、华舍镇、柯岩镇、湖塘镇、型塘乡、州山乡、管墅乡、阮社乡、双梅乡
齐贤区:齐贤镇(原下方桥乡)、安昌镇、嘉会镇、马鞍镇、陶里乡、央茶湖乡、大和乡
海涂区:新围镇、新二乡、马海乡
马山区:马山镇、孙端镇、斗门镇、安城乡(原合作乡)、皇甫乡、豆姜乡
鉴湖区:东浦镇、袍谷镇、南池乡、城南乡、鉴湖乡、坡塘乡
皋埠区:皋埠镇(原樊江乡)、富盛镇、陶堰镇、皋北乡、上蒋乡、红山乡
漓渚区:漓渚镇、娄宫镇(原解放乡)、福全镇、胜利乡、兰亭乡、棠棣乡
平水区:平水镇、上灶乡、王化乡、平水江乡、横溪乡
越南区:王坛镇、稽东镇、稽江乡、青陶乡、两溪乡、孙岙乡、越峰乡、龙峰乡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改为22个镇、3个乡;1992年、1995年和1996年,夏履乡、平水乡、稽江乡先后改为建制镇。
钱清镇:原钱清镇、南钱清乡、新甸乡合并而成
杨汛桥镇:江桥镇、杨汛桥乡合并而成
夏履镇:即原夏履乡
柯桥镇:原柯桥镇、柯岩镇、州山乡、阮社乡、双梅乡合并而成
华舍镇:原华舍镇、管墅乡合并而成
湖塘镇:原湖塘镇、型塘乡合并而成
齐贤镇:原齐贤镇、嘉会镇、陶里乡、央茶湖乡合并而成
安昌镇:原安昌镇、大和乡合并而成
马鞍镇:原马鞍镇、新围镇、新二乡合并而成
斗门镇:原斗门镇、马海乡、袍谷镇合并而成
马山镇:原马山镇、安城乡、豆姜乡合并而成
孙端镇:原孙端镇、皇甫乡合并而成
东浦镇:原东浦镇、鉴湖乡合并而成
鉴湖镇:南池乡、城南乡、坡塘乡合并而成
皋埠镇:原皋埠镇、皋北乡、上蒋乡合并而成
富盛镇:原富盛镇、红山乡合并而成
陶堰镇:即原陶堰镇
漓渚镇:原漓渚镇、棠棣乡合并而成
福全镇:原福全镇、胜利乡合并而成
兰亭镇:娄宫镇、兰亭乡合并而成
平水镇:原平水镇、上灶乡、王化乡合并而成
平江镇:平水江乡、横溪乡合并而成
王坛镇:原王坛镇、两溪乡、孙岙乡合并而成
稽东镇:原稽东镇、越峰乡、龙峰乡合并而成
稽江镇:稽江乡、青陶乡合并而成
2001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斗门镇(不含原马海乡)、东浦镇、鉴湖镇、皋埠镇和马山镇划归绍兴市越城区管辖,马海乡划入马鞍镇,至此全县共有[font=ˎ̥]20个镇。同年[font=ˎ̥]8月,撤销平江镇建制,并入平水镇;撤销稽江镇建制,稽江镇原青陶乡并入王坛镇,稽江镇原稽江乡并入稽东镇;撤销华舍镇、湖塘镇建制,分别设立华舍街道和湖塘街道;撤销柯桥镇建制,以萧甬铁路为界,以北设立柯桥街道,以南设立柯岩街道;至此全县共有[font=ˎ̥]4街道,[font=ˎ̥]15个镇。[font=ˎ̥]
[font=ˎ̥]2002年[font=ˎ̥]6月,马鞍镇原马海乡[font=ˎ̥]6个行政村划入越城区斗门镇。[font=ˎ̥]
[font=ˎ̥]2003年[font=ˎ̥]1月,齐贤镇原央茶湖乡的央茶湖村、西山头村、山泉村、后诸村、庄头村、七里江村、林头村、五峰村、潞阳村、潞庄村、前王村和原嘉会镇的嘉会村、青云村、立岱村、大庆寺村合计15村划入越城区灵芝镇。同年[font=ˎ̥]6月,全县完成行政村调整,数量由[font=ˎ̥]738个减少至[font=ˎ̥]359个。[font=ˎ̥]
截止目前,绍兴县辖4个街道、15个镇:柯桥街道、柯岩街道、华舍街道、湖塘街道;齐贤镇、钱清镇、孙端镇、福全镇、马鞍镇、平水镇、安昌镇、王坛镇、兰亭镇、稽东镇、漓渚镇、富盛镇、陶堰镇、夏履镇、杨汛桥镇。

多谢楼主,另外我想看看解放初期跟萧山交换的那些镇村,不知楼主是否有?

挺复杂的啊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还是不看的好 闻者伤心见者流泪啊 萧山东边沙地一块今天大量的平原都是那时候划过去的 娘的 划得时候萧山还是绍兴的也就没什么了 划好了靠萧山划到杭州了 绍兴县亏得一塌糊涂

1、首先,半个临浦镇换了半个钱清镇,这里的“镇”指的是集镇,所以面积不是很大的。这个算是对等。
2、剩下的都是绍兴县划给萧山的
a、1950年10月,进化区送给了萧山,当时共15乡:进化、诸坞、擂鼓、城山、象山、太平、欢潭、临江、盈湖、所前、岭下、岱山、夏履、莲东、莲西乡。后来夏履、莲东、莲西三个乡还是回来了,就是现在的夏履镇。
这些划出的地方,差不多是现在浦阳江和西小江东边的进化镇全部、所前镇大部、临浦镇一小部分和浦阳镇的东北角
b、1955年4月,齐贤、安昌两区,按水稻地区、棉麻地区重组乡镇,以萧绍沿塘为界,南北分区。海塘以北长沙、山北、梅林、三官、大林、夹灶、塘北、东湾、官都、沙北、众兴11乡为安昌区;海塘以南齐贤镇、安昌镇、陶里、马鞍、山海、会宗、安东、安昌、大和、盛陵、东昌、党山乡等12乡镇,属齐贤区。1956年2月,当时的安昌区的11个乡送给了萧山。
差不多就是现在的党山镇和益农镇

有人说杨汛桥以前属于萧山的,实际上杨汛桥从来没有属于过萧山。
绍兴县划给萧山的有:党山、益农、临浦部分、进化、所前部分、浦阳部分、萧绍头蓬盐区等。
得到的是钱清集镇(南钱清属于绍兴县)。
瓜沥部分地区以前也有可能属于绍兴县。

这个想不好喽。
堂堂山阴,会稽,延续几千年,不是在1912年并成了绍兴县。绍兴县成立不到百年,现在还有这么多资源,没什么可悔的。山阴,会稽若能悔,不悔的肠青??几千年的江山,被你“绍兴县”一抢而空
最亏的还是绍兴府。堂堂绍兴府,下属山阴,会稽,余姚,上虞,诸暨,萧山,新昌,嵊县等八县,号称全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府,连现在的宁波,古称明州都曾是管辖地。丢脸从1912年起。自并山阴,会稽成绍兴县,这倒也算了,内部调整,到了建国初期,萧山,余姚相继被抢,这脸才算是真正丢大了。现在绍兴还算什么东西???
当然还有绍兴城。几千年来一直是府衙,到了1912,“沦落”到所谓的“城关镇”,直到八十年代才升回“地级市”,几千年的脸,被“城关镇”三字丢尽
人家上海是从小渔村,升到县,升到府,直至吃掉“老祖宗”松江府。让松江成了上海的县,乃至于现在的区;包括青岛也是儿子吃掉了老子“即墨”
可咱绍兴是一步步往下走,直到成了新生儿绍兴县的“城关镇”。直到前几月还有人把两千五百年的绍兴城,叫不到一百岁绍兴县为“老母亲”,事非颠倒的一踏糊涂。包括现在也有很多人,抓着“绍兴曾是城关镇”不放。怪不得现在绍兴一派小家子气。精神已经被这几十年的“老母亲”弄的要进第七医院了

上次去滨海那边(马鞍),
GPS突然说您已进入杭州市萧山区
不过人家的公交车确实是周到

我是益农的。。和马鞍很近的。。。感觉绍兴萧山很亲切。。。不管划到哪。。。。
讲的总是相同的话。。。。只要过的好就可以的。。。以前萧山绍兴还有逃难到嘉兴的。。我上
次浏览浙江吧 看到的视频 感觉以前的人真的很不容易啊。。。。行政区划我们小老百姓也管不
了的呵呵

谁要视频地址找我这里不能放链接的 。。。。。 我留个qq号 397262824注 绍兴历史

总得来说,不管是绍兴市(府衙)也好,还是绍兴县(衙门)也好所下辖的行政区域是越来越小.
不知当年那些在行政区划调整书上签字的那些人,断子绝孙没?

1949年9月,划临浦镇西部归萧山县。
1950年10月,划进化区所属岭下、所前、岱山、盈湖、临江、欢潭、太平、象山、夏履、莲东、莲西、诸坞、擂鼓、进化、城山15乡,归萧山县;萧山县以钱清镇划归绍兴县。
1952年1月,绍兴专署划萧山、绍兴、上虞盐特区及所属荣十、赵湾、南汇、头蓬乡入绍兴县,为盐特区。
1956年3月,萧山县以莲东、莲西、夏履乡,划入绍兴县。绍兴县以安昌区长沙、众兴、沙北、梅林、官都、塘北、夹灶、东湾、大林、三官、山北11乡归萧山县。
1959年1月,划盐特区头蓬乡归萧山县,南汇乡归上虞县。

无语啊,绍兴现在只会窝里斗!
现在一个东莞的GDP就是3700亿。整个绍兴地区才2000多。

我舅妈的爸爸就是原党山镇书记,我舅妈从小在绍兴长大。那个时候虽然划给了杭州,但是他们还是把绍兴看的很亲,我小时候还很奇怪原来萧山的亲戚怎么也说绍兴话

××我舅妈的爸爸就是原党山镇书记,我舅妈从小在绍兴长大。那个时候虽然划给了杭州,但是他们还是把绍兴看的很亲,我小时候还很奇怪原来萧山的亲戚怎么也说绍兴话

学习了。。。

太夸张了

老益线就是萧山和绍兴交界处。。。

我现在算想明白了,行政区划与我们老百姓何干呢?
财政归谁了,都一样,关键是看民主工程投入多不多。

行政区划和老百姓有没关系,看看这条新闻或许有感悟!
http://www.xsnet.cn/news/zb/2009/9/25/988290.shtml
绍兴120急救车一小时才到事故现场 伤者死亡
上午9时多,手机记者接到市卫生局急救科工作人员电话,被告知120急救车接到报警到现场近一个小时的情况基本属实。据其了解,因为事故发生地在滨海,属绍兴县区域,所以急救车是绍兴县中心医院派出的。至于为何出车到事故现场要这么长时间,这位工作人员说他们会去调查清楚,因为每一辆急救车都有GPS定位系统,有据记录。

原来是在袍江新区啊,啊哈
话说120不是全市调度的嘛,这度调的,啧啧

既然是在袍江发生的交通事故,为什么要柯桥的中心医院出警?
袍江离市人民医院多近?离中心医院又有多少距离?
从这则新闻中,我看出的不是行政区划的问题,而是市120调度的问题
还有一个,袍江成立这么多年,比滨海早吧?
可是滨海医院己经于2010年开张,袍江医院在哪里?
一个所谓的新区,居然没一家综合性大医院,这说不过去吧?
所谓的人居袍江,连看个病都没地方,报个120都需要绍兴县来接
我想汗颜的,并不是所谓的行政区划调整,而是那些拿了袍江税费的市府官老爷们。

你把帖子看完整好不好,后面已经有人解释了,事故发生在滨海,而非袍江!所以120调度上也只能从绍兴县调派!而且这个新闻是老新闻,那个时候全市调度还没有实施,县市各自为政,如果事故发生在绍兴县东部,绍兴县救援上肯定没有绍兴市直接救援来的及时,当然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全市调度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也是市县意识到了类似的问题逐渐融合的过程!

不是就近原则 而是属地原则
这120。。。。。。。。

萧山不是绍兴划给杭州的,而是宁波划给杭州的,那时候并没有绍兴这个地级单位,绍兴归宁波专区

割余姚,划萧山,都是宁波佬搞的鬼!

老帖子顶一波。让某些年轻人都了解一下历史!

八十年代,一个区一个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