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铁路高架、104国道高架工程的实施,柯岩、湖塘一带逐渐成为一方开发热土,如何让潜在的经济价值实现最大化,对此,湖塘街道提出建设黄酒小镇的规划,因为湖塘街道有这个优势:三大黄酒品牌,其中会稽山、塔牌总部就在湖塘,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创造更大的价值是十里湖塘开发的主要目标。原来柯桥开发中,湖塘一直处于滞后的局面,原因是铁路阻隔,如今这个阻隔不再存在,整个湖塘街道直接面对柯桥的第三产业南移、投资南移的局面,机会就在眼前。如何开发十湖塘,还是要精打细算,有一些想法,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1、规划建设柯桥食品工业城如何。柯桥一带的食品产业历史上有许多好东西,能否产业化,潜力不小,如:
(1)柯桥豆腐干、豆腐皮;能否产业化。
(2)萧山萝卜干;能否产业化。
(3)水乡鱼干、醉蟹、虾干;能否产业化。
(4)杨梅酒,能否产业化。
(5)酱菜,如酱瓜、榨菜、雪菜;能否产业化。
(6)酱鸭、腊鸡;鱼米之乡特产,能否产业化。
(7)其它的腐乳,柯桥历史上也有生产,能否产业化。
(8)南北炒货,能否产业化。
(9)适当引进其它地方的食品产业。如棕子、面包制作、甜酒酿等东西;通过引进企业生产加工,也会有一定规模。
2、规划一个陆镇如何。柯岩规划建设了鲁镇,现在经济效益不错,关键的因素是宣传促销力度大、文化产业融入旅游产业二个重要原因。因此,也规划建设一个陆镇如何?
(1)陆游是南宋时期的故事,那么就需要南宋时代的建筑。
(2)陆游在家乡有很多故事,包括爱情故事、包括酒的故事、包括家国情怀;等等,融入到陆镇的建设之中。
(3)陆游的诗词有一万多首,但是家喻户晓的不多,其中一部分进入教科书,那么就以进入教科书的部分为主,编导文艺演出。
(4)陆镇规划建设需要有一定规模,吸引游客有一定时间的游览。
(5)土地征用以后,吸引民营企业家参股开发经营,这个柯桥不缺资源。
3、规划一个黄酒体验馆如何?安吉有竹文化馆,旅游效益还不错,那么借鉴安吉经验,在十里湖塘开发中,规划建设一个黄酒体验馆。
(1)黄酒制作全过程展示。
(2)黄酒品牌展示。
(3)黄酒的花雕工艺展示,花雕的黄酒其实是艺术品,适合收藏。
(4)酒楼,类似杭州的楼外楼这样的餐厅。
(5)黄酒库藏展示,根据生产和旅游开发需要,展示一部分黄酒库藏。
4、规划一个农副产品商贸城如何,销售柯桥地区的土特产。
(1)商位以500个至600个规模为适当。
(2)经营品种以黄酒、茶叶、土特产为主。
(3)与旅游开发相配套,到一定地方旅游一定要买一些当地特产,就是这样的功能作用。
(4)同时也吸引本地人要购买,定期打拆促销。
欢迎讨论,特别是湖塘街道的网友欢迎参与讨论。
看成了十里荷塘
东浦的黄酒小镇是省级的,如果湖塘也是黄酒小镇,有多少人来呢?东浦的也是讲讲的,没有实质。经济发展不要政府去做,政府会把企业搞死。政府做好环境、服务就可以了。市场的政府别插手。
看好湖塘的,东浦的搞不好的,不过也看镇政府用不用心
东浦为什么就搞不好,三哥看到又不服气了。
不服气有本事他去搞,搞不好拖到高桥口诛九族
1、湖塘的黄酒小镇积极性来源企业和基层,与东浦有所不同。
2、现在在柯桥区人大、政协会议上人家提出议案,要求开发。
3、湖塘开发最大的瓶颈是土地指标、不是企业投资。
主意倒是不错,能搞起来是最好不过的了。
反正以后柯岩绝对是旅游热地
论越城区管辖范围的行政果断性和招商能力与柯桥区的行政果断性和招商能力
想法倒是不错的,湖塘本来是山地多,破坏了土地去搞黄酒,没必要的。何况离了绍兴和浙江上海,愿意喝黄酒的人少,外地游客来买的少,本地的未必去小镇买。到头来劳民伤财,企业无非是弄点土地,以后再买卖而已。没有实质的内容,现在需要的产业的升级,不是拿100个1000个小镇做文章。
主要是区下面的镇也不行,东浦尤其,皋埠镇不是还好么,县里尤其是富盛,陶堰,城建上也是垃圾
柯桥大刀阔斧搞旅游
湖塘如果没有铁路的遮挡 会有大好前途
对,以前湖塘没有发展起来,主要是铁路阻隔;柯岩那边还有二座立交桥,而湖塘什么也没有。
皋埠没有规模产业 能不能可持续还是个 问题 如果袍江能把那些合作意向都搞定 那我觉得未来袍江的发展会是一个亮点 毕竟好的产业会使经济可持续 皋埠楼盘多了起来但是没有成规模的商贸业 那个农贸市场里面就可以看出来了 如果能有好的产业人口的吸引皋埠目前的配套设施能不断让皋埠有更好地发展 袍江是绍兴浪费了底子 而高新区则是浪费了牌子(没啥大产业名不副实)
绍兴哪几个镇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呢?没产业可以引进
湖塘街道中鉴湖村积极性最高,鉴湖村约1600亩土地可以开发。
黄酒产业基地全面启动:
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扩建1.5万吨传统出口绍兴酒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完成,二期工程进展顺利;
振湖酒业有限公司8000吨黄酒生产线工程建设已竣工;
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10万吨黄酒生产项目一期工程137.5亩土地已通过项目会审。
湖塘街道共有“塔牌”、“东方酒”、“未庄”、“湖滨”等8家黄酒企业,而这8家黄酒企业都开始涉足电子商务,绍兴湖滨酒厂、绍兴未庄酒业等黄酒企业日前也相继开设网店,拓宽黄酒销售渠道。
2000年的时候,东浦黄酒企业也有十来家,现在只剩东浦酿酒厂一家,今不如昔是残酷的事实。
关键是皋埠连集成效应都没有
黄酒不是啤酒,销量有限,运输又不方便,味道不好。上海的黄酒与绍兴的很是不同,结果上海的石库门等黄酒销量倒是很大,因为上海人多,而且也不懂什么绍兴黄酒口味。
千客隆购物广那边还可以吧,比比东湖镇,鉴湖镇,湖塘镇,平水,王坛,东浦之流绰绰有余的
你要是经常去逛就知道了 里面的东西性价比没有城区的高 至于里面的品牌,招商更加是白瞎了表面看上去那么大的体量 不过说起来有总比没有的好吧 皋埠上将一带的南部商贸早就形成不能搞大的商业体 但是搞搞新市场和新商铺规划却是绰绰有余 但是连市场都没改造的好 真是白费了上将集市的聚拢
本地基本无良田。特产基本死绝。
杨梅未来肯定会被强制流转。
至于手工传统黄酒,都安置了,谁还有地方做手工酒。
湖塘未来五年很快城镇化,唯一和最大的资源土地除了安置房就是别墅区。至于余下的农夫产业量太小,构成产业阿弥多佛了。
看好湖塘,并赞同楼主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