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越城区与上虞区之间开通了首班公交车,不仅乘车费用节省一半以上,而且更方便舒适,受到了两地居民的称赞。更令大家期待的是,今后104国道将提升为快速通道,车辆运行速度也将大幅提速,往来两地将更快捷。
去年10月,国务院批准绍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绍兴县设立柯桥区,撤上虞市设立上虞区,这是绍兴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近日,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讨论论证,《绍兴市城市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出炉。根据《纲要》规划,类似104国道这样的快速通道不只一条,未来一共要建15条,绍兴中心城市将形成“一环六横八纵”的快速路网,市民的出行将发生巨大变化。
日前,记者走访了市规划、交通运输等多个部门,请专业人士为市民解读这15条快速通道规划建设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快速路网
《纲要》提出了“一城三片”的全新理念,这与以往的“三大组团、一个核心”有所不同。“一城三片”指绍兴中心城市包含主城片、上虞片、滨海片三片。主城片为越城区(含镜湖、袍江、高新区)、柯桥城区;上虞片为曹娥江以东、以西上虞城区;滨海片为绍兴滨海新城(含江滨区、柯桥滨海工业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城三片”是指绍兴中心城市的空间分布形态,不涉及行政区划。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的全部行政区域范围,总用地面积为2942平方公里。
绍兴城市今后的发展方向为:采取集中紧凑的发展原则,越城区向东向西向北、柯桥区向东向北、上虞区向西向北发展,改善松散用地布局状态,促进越城、柯桥、上虞三区相互融合、提升发展,增强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带动周边城镇发展。
市规划局的有关专业人士介绍,在目前国内的城市建设中,“摊大饼”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很容易造成人流、物流都往中心挤,“城市病”也越来越严重。而科学的规划应该是“一个中心带卫星城”,或者“多个中心组成一个城市群”。而这次绍兴的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一城三片”的思路,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理念。
那如何来连接“一城三片”,用大交通为大城市建设助力?市规划局专业人士认为,并不是要多建公路,而是提高公路的利用率,提高行车效率。
“城市大了,需要更多通行效率高的快速通道,这样才能加速融合。”市规划局专业人士介绍说。而目前的现状是道路虽然很宽,但路口很多,通行效率低下,拥堵严重,也不利于城市融合。《纲要》提出了重点构建以“一环六横八纵”为骨架的中心城市快速路网体系。
关键词:一环(环城高速)
“一环”是绕着中心城市的高速公路环线,分别为:北边杭甬高速(杭州湾高速南线),东边为常台高速(上三高速),南边为绍诸高速,西边为杭绍台高速,构成的中心城市高速公路环线。
这4条高速公路中,除了杭绍台高速还没有建设外,另外3条高速都已经启用。这4条高速公路将整个绍兴中心城市的越城、柯桥、上虞三区贯通起来。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市正在抓紧杭绍台高速的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启动建设。
关键词:6条横向快速通道
“六横”为6条横穿绍兴中心城市的快速通道,从北往南分别为滨海大道、展望大道、世纪大道、于越路(329国道)、104国道、104国道南复线(印山路)。
前不久,本报曾报道了“329国道将拉直”的消息,这条设计最高时速80公里的一级公路,将位于袍江的于越路与上虞的人民路打通,从而将柯桥、袍江、上虞连成一片,大大缩短上虞和袍江新区之间的距离。
在6条横向的快速通道中,北边的滨海新城范围有3条,分别是滨海大道、展望大道、世纪大道,都横跨曹娥江,部分跨江大桥正在抓紧建设中。3条快速通道的建设,有助于曹娥江“一江两岸”的开发,推动中心城市从“镜湖时代”迈向“海湾时代”。
在目前的横向连接线中,104国道历史最长、车流量也最大,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如路口太多,经常发生拥堵,如与越东路交界处。这次将104国道列入快速通道,我市将启动整治提升工程。
而最南边的104国道南复线也让人关注,它由杨绍线和印山路组成,目前柯桥区内的杨绍线在镜水路附近拓宽到四车道,而福全镇区域还是两车道。新规划的这条快速通道,将从秋湖村附近向南取道,沿着杭绍台高速和绍诸高速一直往东,直到规划中的四明山高速。
关键词:8条纵向快速通道
“八纵”为8条纵向的快速通道,从西往东分别为湖安线(柯桥区湖塘至安昌)、绍大线、中兴大道、越东路、越兴路、滨富路、长海路、进港大道。
在8条道路中,涉及越城区行政区域的有4条,即绍大线、中兴大道、越东路、越兴路、滨富路。其中绍大线北延工程正在进行中,今后将成为通往萧山机场的一条快速通道;而中兴大道正在谋划跨越杭甬高速,与钱滨线(钱清至滨海)相对接;越东路目前已经跨越杭甬高速,规划中将跨越曹娥江,与最北边的滨海大道相对接;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通道,目前越兴路正在建设中,南延工程将与印山路对接。
关键词:公交一体化
近期,我市将尽快形成城市快速路网体系。抓紧新建杭绍台高速并增设杭甬高速孙端出口,实施329国道改造、104国道整治提升、杨绍线改造工程,31省道北延、越兴路南延、新建滨富路工程。加快实施群贤路东延、人民路东延、越东路北延等城市主干路工程。
新建贯通“一城三片”以及绍兴高铁北站至绍兴滨海新城等的若干快速公交线路。整合柯桥区、上虞区公交资源,实现全市统筹的公交管理模式,加速实现市区公交一体化、一卡通。
关键词:绿楔控制区
路网建设时,也必须留下绿色空间,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纲要》要求严格控制3个片区间的绿色隔离空间,确定近郊绿楔控制区,充分利用区域水网和区域骨干交通路网,建设50~100米宽的绿化带,形成纵横交错的生态廊道。
在主城片、上虞片、滨海片之间建设5个绿楔,分别为西南部鉴湖绿楔——将柯岩、鉴湖等自然山水景观渗透到城市中,形成城市西南部的绿色空间;南部山水绿楔——以富盛、陶堰山水为基质,沿百家湖、吼山风景区由南向北延伸的开敞空间;东部鲜果绿楔——利用虞东鲜果基地及沿世纪大道形成绿楔;北部曹娥江绿楔——以曹娥江及两岸100~300米宽绿带组成的绿色开敞空间;西北部镜湖绿楔——以镜湖城市湿地公园为中心的城市西北部绿色开敞空间。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支撑条件。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建设城市快速通道,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的一个标志。在《纲要》中,提出了适时启动连接越城、镜湖、柯桥的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以及至上虞片的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同时,谋划建设柯桥至杭州的城际轨道交通。
虽然关于轨道交通在民间议论很多,省城的媒体也有众多关于萧山与柯桥的轨道交通对接等报道,但是《纲要》中的描述还是比较谨慎,只有短短几句话,而且也采用了“适时启动”的字眼。但是,这也是官方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首次公开发布。
早在两年前,市建设局早就启动了城市轨道交通的研究,并请国内专家前来规划,但是轨道交通的投入毕竟很大,因此这份规划一直处在保密的阶段。一名业内人士表示,绍兴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而尽快形成城市快速路网体系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